赊欠是商品和服务贸易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强势的甲方利用账期挤占供应商的资金已成惯例,但高达60%的逾期率(发达国家不高于10%)已经成为中国供应商们沉重的负担,且在当下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拖欠货款的情况日益加剧,层层拖欠下去,三角债重新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毒瘤,上游的大量中小微企业因为流动性空间被挤占而经营困难,甚至被迫倒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8年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4.3万亿元,同比增长8.6%,以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102.2万亿的主营业务收入口径匡算,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占当年同期累计收入比重为14%。2018年前11个月,中国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8.1天,同比增加0.4天。产成品存货43119.1亿元,增长7.4%。情况都在进一步的恶化,这对我国政府当下稳就业、稳预期等六稳政策大局都是极为不利的。
随着原材料、生产、再加工、流通、零售等社会化大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供应链有向纵向拉伸和横向交叉综合发展的趋势,形成更为复杂的生态体系。供销关系是最直接的交易关系,很自然地附着了金融业务,长期以来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实业界都在不断地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为实体产业的发展贡献良多,但囿于渠道和风控的制约,其发展模式越来越重,中心集中到核心企业及其一级供应商大户,推进越来越难,尤其是难以真正惠及到上游端的大量切实需要金融覆盖的中小微企业。最近两年,随着信息技术和人们认知水平的进步,锐融天下的“云兑供应链金融系统”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供应链金融产品,巧妙地借用核心企业的强势信用,通过技术手段疏导供应链上的债务堰塞湖,可以打通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资产和金融业务,让原本因为缺少可抵押资产和信用评级而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借用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将应收账款真实的“流动”起来。其大致原理和步骤如下所示:
图表 1锐融天下供应链金融流转示意图
1,运营平台综合评估核心企业A的偿还能力和风险计量结合增信措施,为核心企业A设定一个可以“临时支配”的总额度——欠条总额度。
2,当核心企业A确立应付账务后,在其总额度内应其供应商A的要求,向其开立“不可撤销的到期付款电子承诺函”(简称云兑)。该云兑载明了应付款项的额度、到期日、事由、逾期罚息等信息。
3,供应商 A收到该云兑后可以选择:
持有,等待到到期偿付。
以此承诺函为依据向其供应商N开立若干张新的云兑,以承诺N:一旦收到核心企业A的付款后“自动无条件”向N支付其应付债务。
向有兴趣的资金方融资,并且通过技术手段,一旦收到核心企业A的付款后“自动无条件”向资金方支付其应付本金和利息。
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均可象供应商A一样处理收到其债务人传递来的云兑。
4,核心企业A一旦还款,云兑的运营平台将会根据约定的规则,自动进行清算和结算,真正实现应付债务的清偿。
上述过程里的凭证信息可以借助区块链和数字证书PKI体系进行保存和保证,以进一步提升各参与者的信任感,也为可能的逾期追偿提供辅助举证。通过上述过程,在账期内,供应链节点企业就可以较为便利地以应收账款为载体获得一定的“流动性”,缓解三角债务压力。核心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其供应链运转效率,增强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提高供应链竞争力。还可以获得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性收益,开展“自金融”业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通过整理和整合,让自己能够数据化透明化,以便更好地被金融所服务。另外,因为所有的操作都是自动化执行,减少了有意或无意的人为干预,这将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生态阳光化,有利于构建商业诚信体系,降低生态链上的内耗交易成本,并最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该模式自2018年正式问世投产以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两年来,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已经形成三大阵营:分别是由核心企业自己主导运营、独立第三方平台、资金方搭建专门平台,均已形成成熟的模式,并且有专门的软件解决方案公司可以提供软件平台快速搭建闭环应用。下表为其中类似平台的不完全统计:
2018年供应链金融创新型产品统计 | ||||
平台名称 | 上线时间 | 运营主体 | 运营方 | 业务说明 |
信额供应链金融平台 | 2018年6月 | 国家电网 | 核心企业 | 信额金融平台是国网电商基于集团产业链优势,建设的一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核心企业、供应商、资金方三者间N*N*N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新模式。 |
云链金融 | 2015年12月 | 中企云链 | 运营公司 | 云信是一种可流转、可融资、可拆分的电子付款承诺函 |
丰收供应链 | 2018年2月 | 北京东方联合 | 运营公司 | 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在线方式,以产业链核心企业确认兑付的针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生成E单,同时接入多方资金,借助平台的完善系统,轻松实现电子凭证的流转、拆分、持有、融资,为产业链条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
信券供应链金融 | 2018年7月 | 人民金服 | 运营公司 | 金融机构依据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给予信券额度。 供货商既可以将信券用于结算,也可以将信券提前变现,进行低成本资金融通。 |
微企链 | 2018年7月 | 腾讯+联易融 | 运营公司 | 微企链”是基于腾讯区块链(Tencent Blockchain)底层技术,结合腾讯财付通清算能力,运用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的首款产品。“微企链”通过对核心企业信用的传递,让供应链链条上的诸多小微企业享受更多金融便利及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贯彻国家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蚂蚁双链通 | 2018年10月 | 蚂蚁金服 | 运营公司 | 蚂蚁双链通以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为依托,以产业链上各参与方间的真实贸易为背景,让核心企业信用可以在区块链上逐级流转,从而使更多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平等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
E秒供应链融资 | 2018年5月 | 广发银行 | 银行 | 是全国首例汽车经销商及核心企业在线供应链一体化融资,实现了“预付款开票 +买方付息贴现”的全流程在线化。 |
E信通 | 2018年6月 | 建设银行 | 银行 | 通过“e信通”业务使核心企业视野从直接供应商扩展到上游整个链条企业,在梳理存量供应商的基础上,可以压缩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各级供应商均可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其对核心企业的依赖度,进而提升链条粘性。另一方面,上游企业可通过电子付款承诺的线上流转、融资变现可降低融资成本。 |
工商银行数字信用凭证 | 2018年10月 | 工商银行 | 银行 | 数字信用凭据是指以供应链中买方(核心企业)对卖方(一级供应商)的付款确认书为基础,采用区块链技术,由买方在工商银行或工商银行认可的联盟机构平台签发,并以数据电文方式记录的应付债务信用凭据,并随产业链贸易流向上游逆向流转,产业链上任一供应商可凭债务数字凭据随时向工商银行申请保理业务。 |
上行e链 | 2018年10月 | 上海银行 | 银行 | 通过与核心企业共同搭建平台,共享客户和数据,为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客户在每个交易节点,分别提供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跨境金融、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体系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
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 | 2018年10月 | 中信银行 | 银行 | “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产品通过中信银行与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快速对接,借助标准化电子付款凭证的多级流转,向其上游N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快捷融资服务。该产品具有手续简便、灵活高效、不受地域限制等业务特点,通过延伸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从目前的统计来看,该平台的运营主体以金融机构和独立第三方平台为主,我们了解还有若干家平台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将会很快投产。但作为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关键成功要素——核心企业,在这种平台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关键的一极,他们掌握场景的主导权,在数字化和金融化的变革大时代,借此开展“自金融”业务将是顺理成章。而越来越开放的金融机构将会乐于与其合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2018年11月9日和2019年1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作出要求和部署,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在对国企事业单位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专项检查督促落实之外更要求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这说明,中央政府清醒地判断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也就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才是理清欠债的牛鼻子,牵好了这个牛鼻子将可以有效缓解资金的融通困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锐融君相信,发动核心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大力开展类似“云兑供应链金融平台”将是非常有效的 “长效机制”。建设和运营好这种企业类金融平台,提供良好的机制保证,将可以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并惠及整个供应链,实现金融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树立金融科技赋能实体产业的典范。